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一句话如何改变一个青少年儿童

发布时间:2020-11-14 12:05:33      点击次数:110

  01

  妈妈,我以后可以当李佳琦吗?

  最近,一段妈妈与青少年儿童孩子之间的对话流传于网络,深深吸引了我。

  对话大致如下——

  这位妈妈观看了朱广权与李佳琦跨界合作的直播活动。

  观看过程中,儿子突然向她发出疑问:

  妈妈,我以后想当网红,想做李佳琦,可以吗?

  大多数家长,遇到这种问题,往往都会措手不及。

  而这位妈妈,却做出了一个不错的示例。

  她没有急于给出答案,而是循循善诱地让儿子说出自己的想法:

  “为什么想当李佳琦,而不想当朱广权呢?”

  儿子回答:“因为李佳琦很火,在直播间里说说话,就能赚很多钱,还能和好多明星在一起直播。”

  妈妈略微沉默,又紧接着问青少年儿童的儿子:“你想做哪个李佳琦?”

  儿子一头雾水,李佳琦不是只有一个吗?

  这位妈妈随后拿出了两张照片,分别向儿子展示出了李佳琦所经历的两种境况:一张光鲜亮丽,是李佳琦成名后的直播状态;一张黯淡无光,是李佳琦成名前在隔间做直播的状态。

  妈妈说:孩子,你想成为的,只是那个光鲜亮丽的李佳琦。

  她和儿子分析:李佳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,是因为他默默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汗水与努力。

  他一年做389场直播,并曾在一场直播里连续试色380支口红,试到嘴唇干裂。

  有时忙碌起来,他还要十几小时不停歇地连轴转。

  不过虽然李佳琦的成名路充满了艰辛,但这位妈妈,却并没有一味地对儿子进行打击。

  接下来,她和儿子说:

  之所以告诉你这些,并不是不认同你的想法,而是想让你知道,如果你能认定目标,吃下这份苦,那么无论你今后选择做什么,妈妈都支持。

  看完这段母子对话,我也感慨万千。

  毕竟,大多数父母在听说青少年儿童想当网红后,恐怕第一反应,都是急于否定。

  可殊不知,就是在这些一时兴起的“荒唐”提问里,隐藏着青少年儿童对自我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渴望。

  还好,也有不少父母,能够在了解青少年儿童真实意愿的基础上,引导孩子自己做出决定。

  例如对话中的母亲。

  她的孩子未来还会有很多个梦想,还会有很多个奇怪的关于世界的提问,但她的回答总能给孩子的梦想铺上一条广阔的路。

  也许其中的某个梦想,就成了青少年儿童毕生的追求。

  只要孩子的梦想被家长重视,就有可能会照进现实。

  02

  当梦想得到回应,青少年儿童得到了什么?

  细心观察会发现,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梦想家。

  每个孩子心里,都埋有一颗梦想和探索的种子。

  有时候,他们会从自身出发,对一件平常的事物,发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提问。

  比如,月亮——

  “爸爸,我可以爬到月亮上去吗?”

  “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?”

  “妈妈,我可以摸摸月亮么?”

  “为什么月亮不睡觉呢?”

  ……

  提出这些问题,他们并不是为了“为难”父母。

  而是想将自己的梦想间接地告知父母,并得到父母的理解与认可。

  如果父母此时,能够给出合适的引导,那么就有可能点亮他们的梦想。

  多年之前,一个美国男孩,也曾对妈妈发出类似提问:“妈妈,我可以跳到月亮上去吗?”

  妈妈稍作迟疑,然后愉快地回答:“好啊,记得回来吃饭哦!”

  这句话隐藏的意思是:

  你当然可以啊,这是一件可以完成的事情。

  所以大胆去做吧。

  妈妈就在家里做饭,等你实现梦想后回来。

  而没想到的是,男孩妈妈这句玩笑般的回答,竟在33年后等到了回应。

  “妈妈,我回来吃饭了。”

  这是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说的一句话。

  而当初那个要跳上月球的小男孩,便正是这个后来的“登月第一人”。

  为什么母亲的回应可以起到作用。

  因为它代表着一种可贵的情感:重视、理解和接纳。

  年幼的孩子经常会受到父母回应的影响。

  如果父母给孩子设限,那么孩子也会自我限制。

  只有父母正向地接纳孩子,给孩子一种“你有可能做到”的感觉,孩子才能愉快地接纳自己,更加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。

  类似情形,还发生在“飞人”乔丹和他母亲身上。

  7岁时,小乔丹看完德国慕尼黑奥运会,开心地跑进厨房,对母亲说:

  “妈妈,我以后要打篮球,成为世界冠军!”

  “哦,真的吗?”母亲问。

  “是的,我一定会赢得金牌!”

  “太棒了,我相信你!”母亲高兴给了他一个肯定。

  成功后,乔丹常常说起——母亲的激励一直是他前进的动力。

  总的来说,阿姆斯特朗和乔丹的人生路径,都起源于幼时立下的一个小梦想。

  当他们将梦想告知妈妈后,妈妈们都没有从主观经验出发,给他们设置各种难题,而只是简单的理解和接纳。

  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反应,就已经足以给他们追梦之路提供无限的动力。

  03

  为孩子筑梦,我们该做些什么?

  每个孩子,都对家长充满依赖。

 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,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够得到父母的尊重与支持。

  当孩子告诉我们梦想时,我们可以用以下这几种方式,正向、积极地对他们做出回应:

  ① 认真地倾听孩子。

  在孩子有了奇思妙想,也愿意和我们分享的时候,我们可以给予耐心,去认真倾听,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,并因势利导,推动孩子的梦想发展。

  ② 平等地尊重孩子。

  我们要将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个体,平等地对待。

  成人的世界也许有很多条条框框,但孩子的世界没有局限性,拥有着更多的可能。

  所以我们尽量少用狭隘的视角去框定青少年儿童的脑洞,而是可以多鼓励、多激发。

  ③ 开放地回应和引导孩子。

  孩子的世界,有时真的很让人费解。

  但多次的沟通,可以让我们更懂彼此。

  比如,文章开头那个反问儿子“为什么想成为李佳琦”的妈妈,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例。

青少年儿童欢快童年.jpg

  毕竟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,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,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。

  父母合适的回答,会点亮孩子的梦想。


上一条:: 青少年儿童撒谎时,父母的应对攻略
下一条: 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家长如何应对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