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青少年儿童想成为学霸阅读应弄清这四大核心问题

发布时间:2021-03-19 10:04:14      点击次数:117

  在美国课堂上,几乎不存在所谓的“语文教材”,反而是一本本生动活泼的小说,为什么呢?

 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附属中学的科迪老师和珍老师曾这样解释:

  “我不赞成用课本,是因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,就应该让他们读‘真正的书’,小说能保护青少年幼稚的心灵,让他们对社会上的事情有分辨力和批判性,有同情心和多元价值观。”

  暑期已至,今天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,正是想借这个机会同大家聊聊青少年阅读有关的话题。

  为什么要建议青少年儿童多读小说?

  英国作家罗尔德·达尔曾说过:给少年儿童看的书,必然该是有趣的,开卷有益之前,必须先开卷有趣。

  有句话说得好,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。有时东西再好,但如果你对它毫无兴趣,那即便你硬着头皮学也很难真的学进去。阅读也是一样的。

  只要让孩子对他从事的阅读活动产生兴趣,他就能积极地、热情地完成这项活动,进而自发产生读书的欲望。

  除此以外,好的文学作品,往往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、帮助解读人生基本问题,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个体。

 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小说在孩子阅读生涯中的重要性,那么问题来了,作为家长,要如何帮助孩子通过小说来提升阅读能力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?

  一定要读名著吗?

  很多家长朋友都很期望孩子能够多读名著,不管是为了提升人文素养,还是出于考试的需要,但当你给他买来各种文学名著后,他却根本没兴趣读,甚至非常抵触。

  青少年儿童不爱读那些经典名著,并不能说明他不爱阅读。名著是好书,孩子爱读名著当然更好,但即便孩子不读名著,也不是什么特别不好,特别严重的问题。

青少年儿童读书习惯.jpg

  如果硬逼着孩子读名著,很有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,反而让他对阅读越来越讨厌,觉得是一项任务,是一种负担。这对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相当不利的。

  不要操之过急,允许孩子有一个通过日常阅读积累,让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慢慢进阶的过程。阅读的世界大得很。

  作为家长,如何培养青少年儿童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?

  有些家长朋友虽然知道阅读很重要,也经常会给孩子买书,但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上,却常常选择放养式,不管也不问。

  如果孩子读不懂,因为无人可以解答和讨论,就会产生挫败感。久而久之,当孩子遇到更轻松、更有诱惑性的其他娱乐项目时,他们自然就会转移兴趣点,对阅读这件事也就越来越不热衷了。

培养青少年儿童自主阅读.jpg

 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当孩子读完一本书,了解到一些新的知识、新的观点,可能会特别兴奋地想跟你分享。

 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乖乖地做个好听众,听孩子讲述、评论,这会给孩子很大的成就感,让他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。不管是听孩子发表观点,还是说你想和孩子讨论一下,千万不要急着否定他的看法。

  相反,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认识到一个问题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,不能非黑即白,自己不知道的就当做不存在,自己不理解的,也不等于不正确。

  这样孩子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,还能慢慢懂得要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意见;有自己的是非判断但不偏执;看事情不狭隘,更有包容性和移情力。

  会读就等于会写吗?

  阅读确实有益于写作。但阅读和写作,是两种不同的能力。

  阅读是通过文字、图片或其他文本符号获取信息,而写作是用语言文字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。所以,会阅读不一定就会写作。

  那么,要如何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呢?

  第一,一定要放下对写作的焦虑。

  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,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。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。倘若没有什么想要表白,没有什么发生感兴,不感到必要与欢喜,就不用写什么文字。一定要有所感才写。若不是为着必要与欢喜,而勉强去写,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。”

  第二,模仿练习是学习写作的一种重要方式。

  看到任何好的句子、段落或者表达方式,你都可以摘抄下来,然后反复模仿,最终掌握他人的技巧并收为己用。

  第三,孩子们可以组成阅读小组讨论一本书。

  可以在班级中做“图书推介”,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书,也可以做“图书评论”,就一本书发表自己的分析和评价。

  总而言之,阅读应该是一件让人感觉快乐的事。要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阅读者,兴趣是根本的出发点。只要他真的喜欢这本书,经过一定的引导和讨论,自然会产生某些想法。


上一条:: 青少年青春期叛逆家长如何应对方法
下一条: 青少年儿童作业拖拉磨蹭治疗方法